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转发的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辽委教通〔2020〕1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工作实际,现就深化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强化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努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办成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和铸魂育人的第一课堂。
培育一批优质教学资源,打造一批内容准确、思想深刻、形式活泼的具有海华学院特色的思政课程优质示范(精品)课程。
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二是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三是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四是坚持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五是坚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六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注重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三、基本任务
1.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按照“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政课程目标,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保持思政课五门必修课程设置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构建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学校办学特色开设选修课。
负责单位:思政部、教务处
2.开展形势政策课教学改革。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要求,出台《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实施办法(试行)》,保证学生在校四年期间形势与政策课不断线。
负责单位:思政部、教务处
3.加强师资建设。引导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按照专职教师师生比1:350的需求,配齐思政课教师,使我院思政课专兼任教师稳定在20人左右,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建立一支专职思政课教师为主、学院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辅导员为辅的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为中坚、结构层次合理的学术梯队。
负责单位:人事处、思政部
4.切实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明确与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特点相匹配的评价标准,提高评价中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上。探索制定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工作中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的实施办法。将思政课教师在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纳入学术成果范畴。实行不合格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
负责单位:思政部、人事处、科技处
5.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思政课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立项与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成果评奖,在学校的各种课题立项和成果评奖中,实行思政课课题与奖项指标单列,在同等条件下实行倾斜。在选拔任用干部方面,要把思政课教师作为学校干部队伍重要来源,学校党政管理干部原则上应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或其他学生工作经历。
负责单位:科技处、党群工作部
6.实施思政课教学体系创新计划。积极推进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相互支撑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思政课课堂专题教学,聚焦教学重难点问题以及学生思想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困惑,结合国内外时政热点,优化专题教学内容。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政课网络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思政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培育一批学生理论骨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建设若干个相对稳定的思政课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有机结合,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支撑,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记入学时学分。
负责单位:思政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实习就业指导中心、党政办公室(联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有关部门)
7.完善思政课考核方式。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坚持闭卷统一考试为主,与开放式个性化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闭卷统一考试须集体命题。开放式个性化考核须具有严格的组织流程和明确可操作的考核评价标准。合理区分学生考核档次,避免考核走形式,引导学生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负责单位:思政部、教务处
8.努力拓展思政课教师与教学资源。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4个课时思政课,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2个课时思政课。用好“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等网络备课资源,用好教育部编制的思政课程教材指导纲要、思政课程教材指南以及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指南和示范教案、优秀讲义等。
负责单位:思政部、教务处、党群工作部
9.落实思政课建设专项经费。在保障思政部正常运转的各项经费的同时,按全部在校学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标准提取专项经费,按实际师资增加比例逐步到位,用于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等方面,专项经费安排做到使用明确,专款专用。
负责单位:财务处、思政部
10.加强思政部内涵建设。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落实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建立与其他高校“手拉手”备课、交流的长效机制。发挥思政课建设强校和思政课骨干教师示范带动作用,培育教学名师和课程品牌。深入开展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活动。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学观摩活动,实施思政课教师听课互评互学制度。
负责单位:思政部、教务处
11.建设示范(精品)课程。将部分思政课程建成院级示范(精品)课程,重点打造1-2门省级示范(精品)课程。注重遴选和培育教学形式新颖、效果显著、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思政课教师及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及时推广并优先评选院级教学成果奖励,组织参加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和优秀教学团队评选活动。
负责单位:思政部、教务处、科技处
12.加强思政部基础条件建设。建设思政教育活动空间实验室、立德树人实践体验馆,满足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在发展规划、人才引进、公共资源使用等方面给予思政部优先保障。
负责单位:人事处、党政办公室(联系后勤、资产、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有关部门)
四、保障措施
13.提高政治站位。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干渠道,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14.理顺工作机制。学院党总支委员会、院长办公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院党总支书记或院长每学期到思政部开现场办公会不少于一次,听取思政课教学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坚持院领导听思政课制度,建立院领导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学院相关部门和思政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落实思政课教育教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措施。
15.营造良好氛围。学院的各门课程都要守好立德树人的一段渠,种好立德树人的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各单位组织的评先评优评奖都要把学生思政课的表现及成绩作为重要参考,建立涵盖思政课学习表现的学生考核指标体系。承担具体任务的相关单位要根据实施方案分解任务,提出具体目标和举措,将任务落细落实。学院要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加强过程调度和效果评估。